内部间隙是外圈、内圈和滚动体之间的间隙。通常,外圈相对于固定内圈的上下移动量称为径向内间隙,其左右移动量称为轴向内间隙。运行中的轴承内部间隙是一个重要因素,对噪声、振动、热和疲劳寿命等其他因素有重大影响。径向球轴承通常按其内部径向间隙分类。测量内部间隙时,轴承承受标准载荷,以确保所有轴承部件之间完全接触。在这种载荷下,测量值大于径向间隙的实际值;这是由于弹性变形。差异由下表中给出的系数补偿。
小型和微型轴承的径向内间隙
单位 μm

注意:
标准间隙为MC3.
对于测量间隙,用下面列出的补偿系数进行补偿
单位 μm

测量负载如下所示
微型轴承2.5N(0.25kgf)
小型轴承4.4N(0.45kgf)
标准径向球轴承的径向内间隙
单位 μm

注意: 1.对于测量间隙,用下面列出的补偿系数进行补偿
单位 μm

单位 μm

径向内间隙与轴向内间隙的关系
轴向内部间隙由球直径、外圈和内圈滚道半径以及径向内部间隙确定。通常是内部径向间隙值的10倍左右。不建议选择较小的内部径向间隙或超大过盈配合,以减少安装后的内部轴向间隙。
轴承间隙的选择
从理论上讲,轴承的最大使用寿命只有很小的预载。然而,即使理论预载稍微增加,也会对轴承寿命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。因此,应选择正间隙。MC3通常用于微型或小型轴承,普通轴承的标准间隙和薄壁轴承的间隙不得大于“标准”。
径向内间隙的选择

计算间隙

1.运行间隙
运行间隙是在考虑负载、温差和装配后的合成间隙。

2.运行间隙
内外环温差减小间隙

3.运行间隙
当轴承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到轴或壳体上时,轴承的内部间隙会减小。

4.运行间隙
轴承上的载荷使其弹性变形,并增加内部间隙。

标志性符号
